艾叶斋: “蒸”的爱你

艾叶斋: “蒸”的爱你
导读:不同的食物,对不同的人而言,都有独特的记忆。

清明长假之前,在微信群里听到朋友在争论什么样的“青团”最好吃,似乎很多朋友都喜欢油炸的蒿子粑粑。记得刚听说蒿子粑粑的时候,我还以为两者是同一种食物,但尝过之后依然还是喜欢老家的“艾叶斋”,套用一句广告语,来推荐它吧——“蒸的,不上火”。


在老家,每年清明前后,阿婆都会做“艾叶斋”。据说在南方很多城市,都有清明吃“艾叶斋”的风俗,只是各自叫法不同罢了,有的地方叫“青团”、也有人叫“艾窝窝”,但在老家我们都把它称之为“艾叶斋”。


清明时节的艾叶斋,一般都采用的是口感最嫩的艾叶梗子,味觉敏感的人,会觉得微苦。于是,阿婆便用红糖做馅,所以记忆里面艾草的味道总是清甜的。吃艾叶斋的时候,决不能心急,家中老人常说“心急吃不了艾粑粑”,刚出锅的艾叶斋最软糯,但里面的糖心非常烫,吃的太急,容易出洋相。


每年3月中旬左右的艾草最鲜嫩,过了这个时候艾草口感就逐渐粗老,所以摘选艾叶也会花费更长的时间。我曾问老爸:为什么不在3月中旬的时候多备一点艾草,焯水后放进冰箱冷藏呢?这样想吃的时候,可以随时拿出来做。老爸说,艾草焯水后的温度最适合和面,也不容易出筋,而且冷藏后的味道总是略差一点。


前几年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时,最让我羡慕的不是食物的美味,而是美食背后的民俗和传统。曾经我一直很遗憾自己的家乡没有什么特别的美食,可以拿来分享。但其实细细想来,艾叶斋就是“舌尖上的家乡”最特色的代表。


如今的科技和物流,让各种特色美食走出家乡,变得不再“稀缺”。但尝过新鲜感之后,便很少再留下记忆,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享用的,只是这些美食的“形”,它对我们而言没有记忆的牵扯、时间的沉淀。好比前段时间卖得火热的网红美食“肉松青团”,虽然精致鲜美,但是吃过之后,不会在心里留下太多念想。


再看看微信群里面关于“哪里的青团更好吃”的讨论,我觉得,美食是一种私有物,自己喜欢就好,无须追求旁人的认同。对于他人的喜好,也应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包容,因为不同的食物,对不同的人而言,都有独特的记忆。而我对艾叶斋“不上火”的“蒸”爱,也会吸引更多像我一样的朋友,不是吗?

分享到: